“和我的腿很貼合!比之前的假肢輕,也更方便!” 9月5日,家住大田街道橫溪村的盧昊杰小心翼翼地邁出了佩戴智能仿生假肢的第一步。在嘗試邁步、轉彎、上下坡等多個動作后,他高興極了。
在市殘聯工作人員的暖心陪同與協助下,盧昊杰和我市其他5名肢體殘疾人順利完成了智能仿生大腿假肢安裝,成為臺州市首批享受到這項科技助殘服務的受益者。
在此之前,盧昊杰一直與“不便”相伴。今年5月,省殘聯推出智能仿生假肢適配項目后,大田街道殘聯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撥通了盧昊杰的電話,熱情鼓勵他報名參與,讓他重新燃起了對便捷行走的希望。報名成功后,市、街道兩級殘聯攜手專業機構,為他開啟了“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據介紹,相較于傳統假肢,盧昊杰新裝配的智能仿生大腿假肢有顯著優勢。它搭載了智能算法技術與精準控制功能,能通過內置傳感器實時捕捉用戶的運動意圖。在感知到運動需求后,假肢可主動配合完成彎膝、邁步等基礎動作,還能支持用戶獨立完成上下樓梯、走坡道等復雜運動。使用者無需手動調節,假肢即可智能跟隨身體運動,極大提升了行走自然度和生活自理能力。
提供技術支持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本土成長起來的頂尖腦機接口企業,與多家知名創新企業一同被譽為“杭州科創六小龍”。公司長期專注于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其產品在神經康復、智能假肢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市殘聯工作人員介紹,雖然假肢適配是開展多年的常規助殘項目,但引入如此高科技含量的仿生假肢尚屬首次。這款智能仿生假肢市場價格約10萬元,依據相關補貼政策,像盧昊杰這樣符合政策條件的殘疾人,購買智能仿生下肢可獲各級財政全額補助。
目前,盧昊杰等首批智能仿生假肢使用者已進入適應訓練階段,后續我市還有38位肢體殘疾人將陸續穿上這款“有溫度的科技產品”。
“讓每一個殘疾人都能平等享受生活的美好,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市殘聯工作人員說,未來,我市將持續深化科技助殘工作,邀請更多符合條件的肢體殘疾人免費適配智能仿生假肢,讓科技的力量,托起他們對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