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悄悄爬上我的書架,《新時代好少年》的封面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輝。我輕輕撫摸著書上的標題,仿佛這樣就能觸摸到那些閃光的榜樣力量。
德——溫暖的種子
“根深方能葉茂”。品德修養(yǎng)是我們成長的第一課。爸爸常說,品德就像播撒在心田的種子,需要每天用陽光雨露來滋養(yǎng)。讀《弟子規(guī)》時,“凡出言,信為先”讓我明白答應同學的事一定要兌現(xiàn)。品德不僅存在于課本里,更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同學情緒低落時主動傾聽的善意;乘坐電梯時為他人按住開門鍵的責任感;遇到插隊時溫和提醒“請按順序排隊”的正義感。
智——破繭的翅膀
英語曾是我的“攔路虎”,直到書中“創(chuàng)意少年”電影學口語的故事啟發(fā)了我。我開始每天對著鏡子模仿英文動畫版《西游記》里孫悟空的發(fā)音。經(jīng)過反復練習,在市《讀中國·閱世界》配音比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老師欣慰地鼓勵道:“這就是文化自信的模樣!”
體——浪花里的倔強
墊排球曾經(jīng)是我的噩夢。當體育老師宣布這學期運動會將設置集體墊排球項目時,我攥緊汗?jié)竦恼菩摹敃r我的最好紀錄只有5個,離最低達標線20個還差得很遠。在學校,我虛心向同學請教;回到家,我反復觀看墊球教學視頻,不斷調(diào)整姿勢、力度和方向,最終突破了130個。
美——畫卷中的細雨
美術(shù)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項特別任務——描繪家鄉(xiāng)的古塔。站在古老的興善門下,我凝神觀察巾山:那座千佛塔如同一支歷史的巨筆,在云霧中靜靜書寫著歲月的篇章。美的教育就像綿綿細雨,無聲地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教會我們用藝術(shù)家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滴之美。
勞——泥土中的印記
“啟明星自留地”是我們班的校園責任田。我們按照書中“勞動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堅持鋤草、施肥、澆水,還把雜草燒成灰當作肥料。手心的水泡成了勞動的勛章,指甲縫里的泥土三天都沒洗干凈。收獲日那天,我們把蘿卜帶回家煮湯,那是我喝過最清甜的滋味。“自留地”讓我懂得:勞動從不會辜負辛勤的付出。
此刻窗外玉蘭花開得正好,五片花瓣恰似德、智、體、美、勞的徽章。這些花瓣是大自然賜予少年們的勛章,而五線譜上的音符,正將“強國有我”的誓言譜寫成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