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人文 >> 歷史風情
    字號:    [打印]

    直節與天通

    ——南宋抗元義士張和孫的骨鯁一生

    作者:  來源:臨海新聞網  時間:2023年07月21日

      南宋末年,元軍壓境,家國存亡之際,以文天祥為代表的一批忠臣義士挺身而出,在風雨飄搖中,選擇用生命守衛國土,其精神之可歌可泣,可悲可慕,激勵后世,經久不衰。

      文天祥《綠漪堂》一詩中有“清聲隨地到,直節與天通”之句。清聲、直節,都是形容聲譽高、操守正的褒詞,所謂詩言志,這是他對綠漪堂主人張和孫的由衷贊嘆。

      張和孫何許人?何以文天祥對其有這樣高的評價?

      張和孫,字哲齋,南宋臨海城門人(今屬三門縣花橋鎮),生年不詳,卒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北宋開國功臣張永德之后,南宋末抗元義士。《浙江通志》《兩浙名賢錄》及《臺州府志》等均有傳,以“忠烈”見諸史料。

      張和孫自幼穎悟好學,通讀古今,兼善拳射,但科考不第,他也看淡了功名,回鄉修居置業,潛心教子,因常仗義疏財,關顧鄉里,漸成一方名望。只是時局動蕩,有志之士怎會偏安一隅不問世事?他曾作《吊宋高宗》,透露了對宋室疲弱的擔憂:“鰲背龍飛集武林,無端麥飯也關心。五城無限思鄉淚,莫向浮門泣故琴。”

      德祐二年(1276),元軍兵至臨安,文天祥赴元營談判不成,遭扣押。幸有黃巖杜滸等部下營救,脫險后,一行人南下尋找益王(趙昰)、廣王(趙昺)。途經浙東海面時,遭遇元軍敵船,匆忙之間,眾人避入仙巖洞,躲過了追捕。

      也許是聽聞到張和孫的名望,也許是同為臺州人的杜滸素知張和孫,文天祥一行悄然來到張和孫家,但幾人并未言明文天祥的身份——自京口脫險后,文天祥便化名為劉洙,而豪爽的張和孫也沒有過多思慮,盛情款待了來客。

      文天祥與張和孫應是一見如故,賓主相談甚合,張和孫請文天祥為綠漪堂作詩,文天祥欣然應允,便寫下了前文提到的《綠漪堂》:“予自海舟登臺岸,至城門張氏家,蓋國初名將永徳之后,主人號哲齋,辟堂教子,扁綠漪。為賦八句:‘義方堂上看,窗戶翠玲瓏。硯里云壇月,席間淇水風。清聲隨地到,直節與天通。庭玉森如筍,干霄雨露功。’”幾百年后,清代詩人錢載寫道“燕市黃冠歸不得,綠漪堂上哭劉洙”,又向世人提起了這段亂世相惜的往事。

      有了志同道合為基礎,文天祥勸說張和孫一起舉事抗元,素有報國之心的張和孫果斷應和。商定后,文天祥繼續南下尋找二王,張和孫等人送至黃巖,文天祥往南而去,作《過黃巖》寄與張和孫,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予至淮即變姓名,及天臺境,哲齋張為予覓綠漪詩,予既賦,題云‘清江劉洙書此’。過黃巖,寄二十字:‘魏睢變張祿,越蠡改陶朱。誰料文山氏,姓劉名是洙。’”

      自此,張和孫才知留家數日的客人,竟是大宋名相文天祥,感其忠貞,他隨即傾盡家產,招募義兵,打造船只,傳檄四方。周邊各地豪杰紛紛響應,一時間臺州成為抗元前線。文天祥同窗好友鄧剡的《文丞相督府忠義傳》記下了始末:“張哲齋,臺州海上豪也,所居曰城門鎮,蓋國初名將永徳之后。丞相自通州泛海過城門,哲齋延欵,結約舉事,張欣然聚海艘,移檄海上豪杰聽命。”

      大難之中,方見大義。張和孫率領義軍,先后在浙江、福建等地與元軍鏖戰二十余次,后至福建福安縣與文天祥會師。張和孫救國情切,請命攻取明州(今寧波),以圖收復臨安,但受到左丞相陳宜中、元帥張世杰等人的阻撓:“會丞相至福安,請自取明州。為陳宜中、張世杰沮止。”

      景炎二年(1277),元將張弘范南下追擊滅宋,至臺州時,看見了張和孫號召起義的檄文,由于小人出賣,張和孫率領的義軍遭到圍攻,幾番苦斗之后,終因寡不敵眾而潰敗,張和孫也不幸被俘。

      起初,張弘范試圖勸降張和孫,遭到張和孫斷然拒絕,他凜然道:“吾生為宋民,死為宋鬼,何怪我為!”張弘范惱羞成怒,不僅戕害了張和孫,還下令屠殺張氏滿門。旁人勸張和孫之子趕緊逃生,其子道:“焉有父死而子可逃者?”遂隨父舍身就義。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為紀念抗元義士,弘揚忠貞硬氣,臺州太守李光宸、通判胡濟世在仙巖洞建起“文信國公大忠祠”,祭祀文天祥與張和孫、杜滸、胡文可、呂武四位義士。庠生葉琰、王梅齡等亦捐產。明清時期,每逢春秋二祭,官員仕宦都會到此禮祭,追念先賢。諸多文人名士也在此留下了欽慕的印記,有清代禮部侍郎齊召南題“仁至義盡”和督學浙江等處學政、吏部右侍郎彭啟豐題“正氣長存”等,而明代陳錫《臨海仙巖洞新建宋文信公碑記》,清代齊召南《重修仙巖洞大忠祠碑記》、陳臥岡《重修仙巖洞大忠祠碑記》等三通碑記,則記載了大忠祠的歷史變遷。

      臺州背山面海,在漫長的歷史遷衍中,逐漸養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風氣,這種來自山海間的原始屬性,鑄就了臺州人剛烈倔強、重義輕死的性格。文天祥過境雖短短數日,卻迅速獲得張和孫的響應,繼而激奮起民眾的昂揚斗志,皆因這方水土之上,自古就有正氣長存。這股氣,古人形容為“能慕義”,而魯迅先生則將之稱為“臺州式硬氣”。也正是這股氣,濡養了臺州人的大氣、靈氣、和氣、豪氣。

      附錄:歷代史料中關于張和孫的文字記載

      1.《浙江通志》:張和孫,號哲齋,邑之城門人。文丞相自通州泛海過其家,為題綠漪堂,有“清風(聲)隨地到,直節與天高(通)”之句,且約共舉義,和孫欣然聚海艘,移檄召募。將取明州,不果。后張弘范兵至,見檄,捕之。和孫曰:“吾身為宋民,死為宋鬼”,遂遇害。

      2.《兩浙名賢錄》:張和孫,字哲齋,臨海人。文天祥自通州泛海過其家,約舉義兵,將取明州,不果。后張弘范入寇,見壁間檄,捕得之。哲齋知不免,語弘范曰:“吾生為宋民,死為宋鬼。何怪我為!”遂遇害。

      《文山集》:張哲齋,臺州海上豪也。所居曰城門鎮。蓋國初名將永德之后。丞相自通州泛海過城門,哲齋延欵,結約舉事,張欣然聚海艘,移檄海上豪杰聽命。會丞相至福安,請自取明州,為陳宜中、張世杰沮止。張亦以失約止。越二年,張弘范南伐,見檄文墻壁間,屬舟人與之有隙,告捕至軍前,哲齋知不免,語弘范曰:“某生為宋民,死為宋鬼,何怪我為!”弘范殺其父子,碎其家。

      《臺州府志》:(大忠祠)在縣東北仙巖嶺上。明嘉靖四十二年建,祀宋丞相文天祥,以黃巖杜滸、臨海張和孫,并泰和胡文可、太平呂武配。因德祐二年,公自北亡入海,泊舟山下之城門村,宿和孫家,而杜、胡、呂三人皆從行者,故并祀之。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浙ICP備06040867號 | 法律顧問:浙江全力律師事務所 李宏偉
    臨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另类专区国产在线视频,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慧静和一群狼好爽|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www四虎在线高清| 靠逼软件app|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国产粉嫩嫩00在线正在播放| 亚洲xxxxx|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91se在线视频|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人在线看片|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扒开粉嫩的小缝开始亲吻男女|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a级片|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午夜 |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 丁香六月婷婷在线| 正在播放黑人巨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