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汛橋鎮光明村的一片幽靜山谷里,綠樹成蔭,溪水潺潺。近年,“90后”創業青年潘曉龍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在此荒溪野徑打造出了年接待量超5萬人次的戶外生活體驗點,更在青山綠水間蹚出一條振興鄉村之路。
創業青年展身手
荒溪野徑變樂園
光明溪谷營地擁有一條專為溯溪體驗者打造的體驗路線。記者見到光明溪谷營地運營負責人潘曉龍時,他正在給游客們講解關于進行溯溪活動的安全知識。“大家在出發前,一定要把救生手環套進去……”他邊說邊示范,確保每位游客都能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在他的指導下,游客們紛紛戴上救生手環,開啟了溯溪之旅。
游客蔣雨奇在完成溯溪之旅后興奮地說:“這里風景很美,溪水也很涼快,在這玩得很開心,下次還會來。”
對于潘曉龍來說,露營基地更像是大家體驗鄉村生活的一個點,“我們希望更多的客人來到營地體驗鄉村精彩又好玩的項目,感受鄉村的魅力。”
兩年心血凝成果 鄉村振興見成效
潘曉龍和光明溪谷營地的故事,要從兩年前說起。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汛橋鎮光明村,被這里的山水環境和村民的熱情所打動,于是決定在這里扎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他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將一片荒蕪之地打造成了集戶外體育、休閑、藝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營地。
“在建設過程中,汛橋鎮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潘曉龍回憶起當初的決定,眼中閃爍著光芒。從項目招商到落地,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政府高效率的辦事風格讓他深感震撼。“特別是造橋那四天,我親眼見證了‘汛橋速度’,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在這里創業的決心。”
如今,光明溪谷營地不僅成為了游客們喜愛的戶外生活體驗點,更是鄉村共富夢起飛的地方。正在布置帳篷的村民徐先生說:“我家在光明村,閑暇時在營地工作,每月能增加些收入。”據了解,光明溪谷營地一年間營業額達到了200多萬元,光明村可以得到18%的分紅。
未來愿景更廣闊 共富之路再延伸
“我覺得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是文化的傳承和人的改變。”潘曉龍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通過參加各種主題活動,如帳篷露營、圍爐煮茶、溯溪滑板等,游客也感受到了鄉村文化的魅力。
“目前,我們正在對營地右邊的草坪進行修整開發,未來這里將成為我們舉辦大型戶外活動的新場地。”潘曉龍滿懷信心地說,他計劃在這里舉辦音樂節、露營節等大型活動,希望更多村民參與這些活動,通過擺攤等方式增加收入。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繼續帶領團隊,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服務方式,為光明村乃至整個汛橋鎮的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